茲卡病毒專題報導 105/5/23
茲卡病毒(英語:Zika virus, ZIKV,中國大陸、香港譯作寨卡病毒,澳門、馬新譯作茲卡病毒),是黃病毒科中之黃病毒屬,經由埃及伊蚊傳播,而使受蚊叮咬的人罹患茲卡病毒感染症(亦稱寨卡熱)[1]。該病毒最早在1947年於烏干達的茲卡森林中的獼猴體內分離出來,因而得名。依據基因型別分為亞洲型和非洲型兩種型別,在中非、東南亞和印度等都有發現的紀錄。過去只有少數人類病例的報導,直到2007年在密克羅尼西亞聯邦的雅蒲島爆發群聚疫情,才對此疾病有較多的認識。
2015年起茲卡病毒疫情於中南美洲快速擴散,其中巴西甚至出現超過4,100例新生兒小頭畸形,懷疑與茲卡病毒相關,世界衛生組織與美國政府都提出緊急因應措施。
茲卡病毒的電子顯微照片。病毒顆粒的直徑為40奈米,具有外包絡緻密內芯。 (來源:美國疾控中心)
茲卡病毒的電子顯微照片。病毒顆粒的直徑為40奈米,具有外包絡緻密內芯。 (來源:美國疾控中心)
超連結:
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8%8C%B2%E5%8D%A1%E7%97%85%E6%AF%92